江苏中天互联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二级节点 中国工业互联网标识服务中心

工业互联网解析标识

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关于对自治区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第589号建议的答复

2020/7/18 9:10:00 人评论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哈毕斯哈拉图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大牧区电网建设投入进一步提高电网覆盖率的建议》已收悉。经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自治区高度重视农村牧区生活生产用电问题。从1998年国家实施农网改造升级工程以来,自治区组织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按照能通过电网延伸解决通电的尽可能通网电、不具备通网电条件的利用离网型风光供电系统解决通电的原则实施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特别是2016-2019年,全区完成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工程累计投资317.16亿元。截至2019年底,自治区农村牧区共有110(66)千伏变电站932座,容量4590万千伏安,110(66)千伏线路长度32848公里;35千伏变电站525座,容量691万千伏安,35千伏线路17610公里;10千伏配变154910台,容量1838万千伏安,10千伏线路长度218022公里,低压线路长度197418公里,智能电表9814416块;自治区农村地区全社会用电量达1943亿千瓦时,居民生活用电量达91亿千瓦时,居民人均生活用电量达438千瓦时。截至2019年底,蒙西地区农村供电可靠率99.81%、综合电压合格率99.4%、居民户均配变容量2.9千伏安,蒙东地区农村供电可靠率99.82%、综合电压合格率99.78%、居民户均配变容量2.14千伏安,我区提前一年完成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十三五”期间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6〕9号)要求的“两率一户”目标。

针对自治区地域辽阔,人口居住分散,当前尚未实现电网全覆盖的实际,自治区党委、政府从2017年开始对只能通过风光互补系统解决用电的边境区牧户组织实施了偏远农牧区用电升级工程,对具备电网接入条件的实施电网延伸通电工程、对不具备电网接入条件的农牧户建设不低于2千瓦的新能源户用供电系统。截至2019年,自治区偏远农牧区用电升级工程全部完成,共涉及农牧户19354户,其中8692户接入了电网、10662户建设了新能源户用供电系统。

同时,近年来自治区党委、政府通过组织电网公司积极开展入户调查工作,要求其依据电力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对符合相关原则的用户,及时安排实施转网电工程,目前,蒙西地区已有7992新能源户用供电系统用户转电网供电。

此外,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中发〔2018〕16号)文件要求,2018-2020年启动实施抵边村寨电网改造升级攻坚三年行动计划。我区抵边村寨农网改造升级攻坚三年行动计划由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和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负责实施,涉及15个旗县的77个自然村。2018-2019年,我区已完成5个旗县、16个抵边自然村电网改造升级任务。按照抵边村寨农网改造升级攻坚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国务院2019年6月19日常务会议要求,我区2020年6月30日前将完成抵边村寨13个项目,其中包括锡林郭勒盟地区项目:工程投资规模2471万元,涉及二连浩特市、苏尼特左旗、苏尼特右旗、阿巴嘎旗及东乌珠穆沁旗44个嘎查192户农牧民;工程规模为新建10千伏线路140.3公里、0.4千伏线路200.4公里、电能表185块、新增配电变压器157台、总容量4970千伏安,目前工程已开工,计划6月30日前全部完工送电,届时将有效提升东乌珠穆沁旗边境牧户的用电需求。

对提高东乌珠穆沁旗电网覆盖率事宜,自治区能源局将协调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做好入户核查工作,对具备接入电网的农牧户制定工作方案,并且在农网改造升级工程投资计划方面积极向东乌珠穆沁旗项目倾斜,尽可能扩大电网延伸覆盖范围;按照国家标准《电能质量供电电压允许偏差》(GB/T12325)对供电电压合格指标做出的明确规定,若适当延长供电半径,将导致用户电气设备无法正常使用,用户的供电质量难以保证,由此造成无法转网电的用户,自治区能源局将继续协调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加大对东乌珠穆沁旗的电网投资力度,逐步满足东乌珠穆沁旗牧区群众的生活生产用电需求,加大牧区电网覆盖范围。

感谢您对自治区能源工业的关心和支持!诚挚地希望您继续提出宝贵的意见!

                           2020年6月6日

签发人:李  理

承办人:张  敏

电  话:6659119      

    (此件主动公开)

免责声明:本文系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版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