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初,连云港市筹建的江苏省首家海洋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顺利通过验收,中心集检测服务、技术研究、标准研制等多项质量服务功能于一体,填补了我省海洋食品检测公共服务平台空白。“中心现有海洋食品相关检验参数327项,覆盖海生动植物及其制品规定的全部检测参数,服务区域涉及江苏、山东、辽宁、天津、广东等地。”具体承建的连云港市质检中心负责人陈进说,这将加快提升海洋食品质量监管科技创新能力,为助力连云港打造现代海洋城市和加快质量强市建设增添新的支撑。
海洋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建设,是连云港市加快质量强市建设的一个缩影。该市还在全省率先推行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建成“质慧港”服务平台,打造覆盖全市的“半小时质量服务圈”;设立运行省特检院连云港石化产业基地综合服务中心、省石化产业计量中心,为打造万亿级石化产业集群加装“安全阀”、校准“度量衡”;率先挂牌成立全省首个省药监局审评核查分中心、省食药检院检验室,为医药产业科技创新厚植新优势、注入新动能。
近年来,为加快质量强市建设,连云港市在全国先行先试党委质量督察机制,聚焦破瓶颈、除难点,聚力创亮点、拉高线,推动了一揽子质量大事要事加快落地落实。在党委质量督察机制的推动下,连云港市推进质量工作连续4年获省督查激励,连续3年获评省质量专项考核A等次。“我们按照‘上下一致、内外一体、前后一贯’的原则,全面压实质量督察主体责任,党委质量督察机制突出党委对质量工作的领导,实现三级党委同向发力抓质量,质量工作的组织力、执行力全面提升。”连云港市质量督察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市市场监管局局长王波说。
作为质量督察的牵头落实部门,连云港市市场监管局邀请驻局派驻第十五纪检监察组深度嵌入、共同推进党委质量督察工作。在推行党委质量督察过程中,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有机统一,及时听取派驻监督意见建议,做到广泛选题、精准议题、集中定题,项目化推进,综合运用专项督察、书面督察、“互联网+督察”和派驻跟进现场督察等方式,及时解决矛盾问题,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连云港市市场监管局、派驻第十五纪检监察组围绕《质量强国建设纲要》部署要求,结合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聚焦新医药、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先进制造业集群,组织实施质量攻关、质量比对、质量合格率提升三大工程督察行动,制定了产业专项质量提升方案并组织实施。今年,把落实市纪委监委《纪检监察建议》作为重点督察事项之一,督促全市市场监管部门全方位、全链条改进工作作风、提升工作效能,更大力度推进改革助企、公平护企、减负惠企、质量强企工作。
实践中,派驻第十五纪检监察组就《纪检监察建议》落实开展了介入式、渗透式、穿透式、绣花式监督,对督察中发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整改意见,确保集中优势兵力精准破题攻关,全面提升质量发展水平。在抓好市场监管系统质量督察工作的同时,加强部门联动、左右协同,统筹各成员单位密切配合、共同参与、齐抓共管,加强本行业本领域质量督察,推动用先进标准引领产业、产品、工程、服务质量整体提升。
通过质量督察,深度激发了全市各界重质量、抓质量的意志和动力,激活了质量供给这个企业“细胞”,切实化解了一批质量发展难点问题、打造了一批质量发展亮点标杆。成功指导7家企业获得省长质量奖、3家企业获提名奖,总数居苏北第一。6家企业入选江苏省百强创新型企业、12家企业入选省创新型领军企业、2家企业入围首批省创新联合体试点,均位列苏北首位。2022年,连云港市食品药品抽检合格率长期保持在99%以上,工业产品合格率连续3年稳步增长,农产品质量总体合格率保持在98%以上,创建绿色食品品牌412个、有机农产品品牌1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