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颖梅等代表:
你们提出的《关于建设江苏重点行业产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迹数据库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江苏是工业经济大省,工业既是“用能大户”,也是“碳排放大户”,其低碳转型影响全省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全局。从能源消费看,工业能耗占全社会能源消费总量70%以上,工业领域碳排放量占全社会碳排放量的三分之二,其中钢铁、石化化工、建材、纺织和造纸等五大行业约占全省工业碳排放量75%以上。碳排放的数据基础是全生命周期碳足迹核算方法标准,搭建重点行业全生命周期碳足迹数据库尤为重要。你们提出建设江苏重点行业产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迹数据库,正是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决落实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和江苏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要求。近年来,省工信厅、生态环境厅等有关部门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有关决策部署,着力推进节能降碳,扎实推进双碳基础工作。
一、认真做好重点行业碳达峰顶层设计。贯彻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推动高质量发展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省碳达峥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有关部门全力推进全省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和保障方案编制工作,力争尽快构建起科学高效的“双碳”工作政策体系。按照统一部署,我厅编制完成了《江苏省工业领域及重点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已上报省双碳领导小组审定。《方案》注重强化系统观念,处理好整体与局部、短期与长远的关系,不搞攀比,不搞运动式“减碳”,确保工业经济平稳发展,把着力点落实到真正推动工业经济全面绿色低碳转型上。《方案》将钢铁、石化化工、建材、纺织和造纸等重点行业作为重要组成部分,单独设立专章,从严格控制总量规模、优化产业结构、推动技术创新等方面,提出重点行业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实施路径和措施。
二、引导重点行业节能改造。会同有关部门制定《江苏省高耗能行业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技术改造总体实施方案》《江苏省高耗能行业重点领域能效达标水平(2021年版)》,引导包括钢铁行业在内的高耗能行业重点领域加快节能改造,力争到2025年钢铁行业达到能效标杆水平的产能比例超过30%。省工信厅制定实施《江苏省工业领域节能技改行动计划(2022-2025年)》,加快推广应用先进适用技术,以重点环节突破与全流程系统化能效提升相结合,着力推进工艺技术绿色化、用能设备高效化、用能结构低碳化、能源管理精细化,深挖节能潜力,持续提升钢铁行业能效水平,促进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创新发展。
三、推进重点和能企业能源管理智慧化。建设重点用能单位能耗在线监测系统及省级平台,将综合能源消费量占全省工业能耗的四分之三的1000余家重点用能企业按入省级平台。贯彻实施智改数转三年行动计划,推动企业建设企业端系统,完善能源在线计量器具,推进5G、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能源管理的创新应用,以先进节能技术与数字化技术集成应用,提高能源管理精细化水平和能源利用效率。
四、加大绿色低碳产品开发应用。推进绿色低碳产品开发,开展绿色设计示范试点,从设计源头阶段系统控制产品全生命周期对资源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实现产品对能源资源消耗最低化、生态环境影响最小化、可再生率最大化。近年来,向工信部推荐培育创建了一批绿色低碳设计示范企业。推进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十三五”以来,累计创建国家级绿色工厂199家、绿色园区17个,省级绿色工厂283家。对标欧盟排放基准线水平,推动重点企业试点开展产品碳排放对标和碳足迹认证。
五、完善碳排放统计监测体系。省生态环境厅配合省统计局研究建立碳排放统计核算方法,健全温室气体排放基础数据统计指标体系。开展重点行业碳排放试点监测,组织在全省火电、钢铁等8个行业选取15个重点企业开展碳排放监测,逐步构建重点行业碳排放监测技术体系。组织编制《2021年江苏省温室气体排放清单》,识别温室气体主要排放源,了解各领域排放现状。制订《江苏省市县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指南》,指导地方常态化、规范化开展温室气体清单编制。
下一步,省工信厅将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认真做好节能降碳和工业绿色发展工作,扎实推进工业领域及重点行业碳达峰方案的贯彻落实,围绕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和工业园区组织低碳示范工程,配合有关部门建设完善基础数据管理及标准体系,开发碳排放日常监管、碳排放清单管理、碳监测数据管理,为全省低碳管理工作提供辅助决策,助力全省“双碳”目标早日实现。
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2022年6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