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进我省产学研深度合作,总结过去一年来大连理工大学服务辽宁经济的经验与做法,以技术创新赋能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推动未来产业发展壮大,2021年12月17日,辽宁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联合辽宁省教育厅组织召开了主题为“谋篇布局未来产业・助推辽宁高质量发展”的2021大连理工大学(辽宁)校企合作委员会(第二十二届)年会。校企合作委员会58个成员单位代表,各市工信局分管局长和科技处处长,大连理工大学相关专家及新闻媒体等150余人参加了此次线上会议。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彭义,辽宁省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肖兴志,大连理工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宋永臣,出席本次会议并分别讲话。
年会回顾总结了全年工作及取得的成效,一年来校企合作委员会围绕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精细化工等重点领域,组织了70余人次的专家团队,赴沈阳、盘锦等市开展技术服务,对接企业85家,签订技术合同196项。会上,组织了科技项目分组洽谈对接,丹东奥龙射线、沈阳透平机械、鞍钢股份、辽宁春光制药装备等企业与大连理工大学现场签署了项目合作协议。辽宁中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等13户企业成为校企合作委员会新成员。大连理工大学微电子学院副院长梁红伟教授围绕未来产业发展做了题为“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器件与集成系统”的专题报告。
彭义副厅长在讲话中提出了三点希望,一是大连理工大学要充分发挥高校科技创新的主力军作用,围绕我省产业基础能力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深化校企务实合作,推动更多更好的科技创新成果在省内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二是各市工信部门,要积极发挥组织协调作用,摸清企业科技创新中存在的难题,为企业提供高效、便捷、精准的服务,持续推动校企深度融合,提升合作层次。三是与会企业,要借助校企合作委员会平台,与高校建立有实质性的契约合作关系,把活跃的企业技术创新需求和高校的科技资源、人才资源有机结合起来,切实增强合作的实效,促进校企良性互动和共同发展。下一步,省工信厅将充分发挥好政策、资金引导作用,将大连理工大学校企合作打造成一个可复制、可推广的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有效促进科技成果本地对接转化。
厅科技处组织并主持了本届校企合作年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