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中天互联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二级节点 中国工业互联网标识服务中心

工业互联网解析标识

多维发力打好重大项目建设攻坚战

2021/1/23 18:10:00 人评论 江苏省人民政府

抓项目、促发展。重大项目是推动一个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有力抓手。近年来,宿迁市抓牢“项目增速强发展”主线不动摇,深入开展“项目建设提速提质年”活动,进一步掀起大干项目、干大项目的热潮,以此锻造经济发展的“硬核力量”。宿迁将继续强化“项目为王”理念,围绕“高、实、优、严” 铆足干劲、多维发力,以锐意创新、埋头苦干、奋楫争先的精神状态推进重大项目落地见效,奋力打好重大项目建设攻坚战,努力为江苏“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贡献宿迁力量。

“高”字当头,以更高站位谋项目。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谋项目。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发展格局的重要论述,把握好国内大循环和国际循环的辩证统一关系,利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在找准宿迁融入新发展格局的定位点、着力点的基础上谋划具备前瞻性、长远性的项目。抢抓战略叠加机遇谋项目。加速参与“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淮河生态经济带等国家战略的步伐,依托宿迁资源禀赋及区域生态优势,聚力形成一批新的重要增长极,争取更多更好项目列入国家和省上位规划。瞄准产业升级需求谋项目。积极构建“321”先导产业体系,加快提升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产业,培育壮大高端装备制造、生物经济产业,引导发展数字经济产业,推动产业结构向高端迈进。强化农业重大项目引建,聚焦产业建链补链强链,助力六大百亿级产业发展。

“实”字为先,以更实举措抓项目。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确保重大项目早落地。扎实推进工业企业全生命周期集成改革,开展“一件事”集成改革,拓展“不见面审批(服务)”,大幅提高企业群众办事效率。全力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逐步畅通数据流通渠道,构建信息系统共享共用体系,优化升级信息平台,实现更多政务服务事项“一网通办”,让项目审批再提速、企业开办更便捷。严格落实推进机制,确保重大项目达时序。要围绕项目增强时间观念,按照“时间紧前不紧后”原则,细化分解任务,科学管理调度,狠抓计划落实,通过倒排工期、挂图作战的模式将项目压茬稳步推进。协调解决瓶颈问题,确保重大项目见实效。重大项目往往是涉及面广的系统工程,因此,相关部门和单位要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提高全局思维能力,加强沟通对接,密切协作配合,定期协商会办项目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尽力尽责、千方百计帮助市场主体纾难解困,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中凝聚发展合力,打通便民利企“快车道”。

“优”字添彩,以更优氛围推项目。注重培育诚信氛围。强化对市场主体的事前信用审核,将信用记录或报告的审查列为项目审批、资金补助的必要程序。推行信用分类分级监管,结合“双随机、一公开”工作,依据市场主体信用状况采取差异化监管,对诚实守信主体可适当降低检查频次。注重培育法治氛围。在涉企法规政策方面进一步加强政府信息公开,特别是要加大企业纾困与激发市场活力规模性政策的发布解读力度。依法保护各类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推动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着力营造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的法治化营商环境。注重培育创新氛围。支持企业下好创新“先手棋”,鼓励其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增加技术研发投入、开展重大技术攻关、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其成为关键领域、高新技术领域攻坚克难的“先行者”。

“严”字把关,以更严要求督项目。严把“进度关”。对项目进度进行全过程动态跟踪与定期通报,实现覆盖项目谋划、前期审批、开工建设、竣工验收的全生命周期管理,确保能够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对不达阶段性时间进度要求的,应深刻分析原因,找准症结所在,坚持对症下药,改善薄弱环节,力争保质保量完成项目任务。严把“生态关”。严格落实环保“三同时”制度,污染防治设施必须做到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严格工程项目环境监管,对污染问题和环境违法行为必须严查严处严罚,从根源上减少污染存量、遏止污染增量,真正让宿迁的经济社会发展与“江苏生态大公园”的定位相符。严把“安全关”。树牢安全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时刻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在安全问题面前不能有丝毫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在项目督查过程中,要把安全督查摆在突出位置,积极开展隐患排查整治,强化项目施工安全管理,增强安全警示教育,切实把风险管控挺在隐患前面,让经济增长与安全发展携手共进。

免责声明:本文系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版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