洹北商城考古项目除了都城布局、形制等研究方向以外,还有哪些重要的发现? 12月30日 ,记者从2020年安阳市考古新成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通过2020年考古勘探与发掘,进一步确认了洹北商城时期的手工业作坊区的范围,填补了商代中期手工业作坊的空白。
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站副站长、研究员何毓灵介绍,洹北商城考古项目新发现制陶作坊,并找到了制骨作坊的中心区,为深入探讨手工业园区的布局与内涵打下了基础;经过初步的整理与研究,对于洹北商城时期的铸铜、制骨技术特征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
据介绍,1999年,中外学者联合在安阳洹河流域开展区域考古调查,发现了一座规模宏大的商代晚期城址,这就是“洹北商城”。根据地层关系及碳 14 数据推测,城址的年代略早于以小屯为中心的传统殷墟,和小屯是一前一后的两座商代都邑所在。洹北商城的发现,改变了之前学术界对殷墟的认识,改写了传统“殷墟”的概念。2006年,洹北商城和传统的殷墟一同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2015年起,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站连续6年在洹北商城宫城北墙以北570米,韩王度村东、村北进行洹北商城手工业作坊区发掘工作。2020年发掘工作分为两部分,一是继续完成2019年发掘工作任务。发掘目的仍是在手工业生产操作链理论的指导下,深入揭示洹北商城铸铜、制骨作坊的功能布局,生产技术,生产管理等各个环节,在此基础上,为手工业生产技术、传承、产品分配、社会礼制等各项研究提供坚实的材料。继续发掘铸铜作坊区相关遗存,特别是北侧的大型灰坑,以及工匠墓地。并通过钻探、探沟的方式,确定作坊区的范围;其二是对作坊区西部新发现的制骨、制陶作坊进行试掘。
责任编辑:王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