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中天互联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二级节点 中国工业互联网标识服务中心

工业互联网解析标识

中国(无锡)汽车零部件采购配套对接大会成功召开

2020/12/19 1:10:00 人评论 无锡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12月15日,中国(无锡)汽车零部件采购配套对接大会举行,旨在搭建汽车行业产业链供需对接平台,共话新形势下汽车零部件产业链协同创新和供应链稳定,共商配套对接合作新机遇,共同推动我国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本次大会以“畅通国内大循环,引领产业新发展”为主题,蔚来、吉利、奇瑞、合众、上汽、陕汽、江淮等重点汽车整车企业、一级和二级供应商采购部门和研发部门相关负责人,汽车零部件企业代表等350余位嘉宾齐聚无锡,共同探讨国内汽车产业配套对接和协同发展。

  在新一轮科技进步和技术变革驱动下,汽车产业边界空前扩展,汽车产品呈现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特征,“新四化”趋势日益显现,汽车从交通工具向着大型移动智能终端、储能单元和数字空间加速转变。

  作为无锡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汽车产业是支撑无锡打造现代产业新高地的强力引擎。2019年,无锡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126.75亿元,实现利润总额141.44亿元;全市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共有生产企业1300多家,其中规上企业214家;拥有整车(含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5家、改装车生产企业11家,拥有“国家火炬计划无锡新区汽车电子及部件产业基地”(新吴区)和“江苏省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惠山区)等2个汽车产业基地;汽车零部件产业涵盖发动机、底盘、汽车电子电器、汽车内外饰等细分领域,拥有一汽锡柴、威孚高科、江南模塑、通用股份等国内汽车零部件百强企业,逐步形成以惠山区、新吴区为核心,覆盖江阴市、梁溪区、锡山区、滨湖区的产业集聚发展格局。

  无锡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周浩明在大会致辞中强调,举办汽车零部件采购配套对接活动,是促进汽车全产业链协同创新的客观需要,是有效防范产业链供应链断链风险的重要手段,也是应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变化,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发展格局的具体行动。希望与会企业充分利用好这一平台,加强交流沟通,寻找合作商机,实现共赢发展。

  无锡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陈文斌对无锡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情况做出介绍。他说,无锡是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的汽车零部件产业重镇,是汽车产业国内大循环的重要节点城市。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无锡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成就斐然,目前,汽车零部件产业配套体系健全,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众多优势企业脱颖而出,自主品牌培优育强,数字化转型优势明显,形成了鲜明的无锡地域特色。

  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希望以此次大会为契机,充分沟通交流,促成实质性合作,共同构建零整协同、互惠共生的新型供应链战略伙伴关系,携手推动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无锡将广泛收集各方意见,认真总结经验,力争把中国(无锡)汽车零部件采购配套对接大会办好办实,为供需双方牵线搭桥、为整零合作做好服务。

  会上,陕西汽车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发布产品采购目录,无锡明恒混合动力技术有限公司发布商用车混合动力技术介绍,银邦金属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技术研究院发布金属层状复合材料在汽车热管理系统上的应用。同济大学汽车学院副院长谭丕强,中汽研(天津)汽车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战略研究与知识产权部部长王军雷,京东零售集团企业业务事业群华东区总经理凤思翔,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产品线负责人、车系总监李莉,上海蔚来汽车有限公司高级总监潘昱围绕新能源汽车技术、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企业采购数字化、创新供应链等主题发表演讲。

  今年以来无锡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坚持“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围绕节能环保、汽车零部件、物联网、集成电路、高端装备等重点产业集群,先后成功举办8场配套对接活动,参加企业近900家,签约项目约70个,总签约金额超120亿元。通过开展系列专题配套对接活动,深化了无锡同上海、深圳等发达城市产业合作的深度和广度,推动了无锡本土优质企业同华为、中兴通讯、航天科工、中国航发商发、小米等头部企业的合作交流,有力地保证了本地产业链和供应链的稳定和健康运转,为促进国内经济的大循环,推动区域经济中循环,强化本地经济的小循环,实现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作出了应有的努力和贡献。

免责声明:本文系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版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