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中天互联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二级节点 中国工业互联网标识服务中心

工业互联网解析标识

济源示范区推进工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

2020/8/17 16:10:00 人评论 河南省人民政府

  济源钢铁年产50万吨特殊钢精品棒材工程进展顺利,小棒线即将顺利投产;豫光再生铅循环利用及高效清洁生产技改工程熔炼系统吹响竣工试产的号角;中国白银城入驻企业17家,华乐万洋、万洋鼎盛等相继建成投产;虎岭钢产品深加工产业园入驻企业21家,精品线材、铂固紧固件等6个项目已建成投产……上半年,经历新冠肺炎疫情洗礼,济源工业再次跑出了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这是示范区积极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一个缩影。近年,示范区积极推进智能化、绿色化、技术化和组织结构治理“四大改造”攻坚任务,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壮大龙头企业,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迈出坚实步伐。

  示范区发展改革和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示范区大型企业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7.8%,拉动工业增速9.6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37.2%,拉动工业增速5.5个百分点;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6%,增速位居全省第一。示范区在全省率先实现工业企业复工复产,复工率、复产率均达到100%,工业生产先降后升,二季度增速由负转正,并呈现出加快回升态势。

  年初,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和国内外经济疲软、下行压力巨大的形势,示范区第一时间成立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随时研判疫情发展形势,有效指导工业企业开展疫情防控和生产经营,使工业企业产能迅速恢复。

  工业项目是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的主要抓手。示范区重点围绕产业实际,2020年谋划1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221个,总投资852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41亿元。上半年,一批批先导性的、投资体量大、转型动力强的大项目加快建设。

  示范区党工委书记、市委书记张战伟,示范区管委会主任、市长石迎军等多次深入重点工业企业,与企业领导班子座谈交流,深入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和项目谋划建设情况,现场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示范区党工委、管委会还明确了今年十大产业转型工程,包括豫光再生铅循环利用及高效清洁生产技改工程、济钢装备大型化升级改造及年产50万吨特殊钢精品棒材工程、金利铅基多金属固废协同强化冶炼产业化示范项目、金马能源焦化设备大型化改造项目、富泰华智能化园区项目、清源水处理年产18万吨水处理剂扩建等项目,正在加快推进中,对产业链延伸具有重大意义。

  聚焦重点产业,实现集群集聚发展。示范区始终立足济源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聚焦先进制造业发展方向,以产业集聚区(专业园区)为依托,加快产业向绿色化、智能化、中高端方向转型升级,推动产业集群集聚发展,重点打造有色金属、钢铁、化工三个千亿级产业集群。

  有色金属方面,示范区重点依托豫光、金利、万洋三家有色重点企业,围绕打造千亿级有色金属循环产业集群的目标,积极发展黄金、白银等贵金属、金银深加工产业链,打造中国白银城。

  钢铁深加工方面,示范区围绕济源钢铁、中原特钢的先进钢铁材料,依托济源钢铁实施的10万吨精品线材和50万吨精品棒材项目,建设钢产品深加工产业园,打造智能装备制造及钢产品深加工产业基地。目前,钢产品深加工产业园已入驻国泰铂固科技等5个项目,加快推动了示范区由单纯的原材料到特种钢新材料到关键零部件、成套装备组装的迈进。

  精细化工方面,示范区依托虎岭石化产业园,围绕洛阳石化“一基地四园区”建设,加强与洛阳石化的紧密合作,紧盯洛阳石化1800万吨炼油扩能改造项目,加快实施金马能源综合利用产业基地项目,着力打造国家千亿级高端石化产业基地。

  此外,虎岭高新片区入选全省首批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试点单位、示范区新增6家省级星创天地、“济世药业年产250亿丸丸剂技改项目”入选科技部“科技助力经济2020”重点专项项目等好消息也十分振奋人心。

  下一步,示范区仍将坚持把先进制造业作为高质量发展的主攻方向,毫不动摇地坚持工业强区主战略,毫不动摇地加快企业转型升级,毫不动摇地推动产业集群集聚发展,毫不动摇地推动济源由原材料大市向新型材料强市转变,为高质量高水平建设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建设又富又美济源打下坚实基础。

责任编辑:王喆

免责声明:本文系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版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