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互联网作为中国实体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支撑,正在加速发展。记者6月26日在中国交通科学院第十二届ICT深度观察会现场了解到,去年全国工业互联网产业规模超过7000亿元,复合增长率超过11.5%。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工业互联网与物联网研究所副所长李海花表示,当前工业互联网应用场景不断丰富,广泛应用于石化、钢铁、电子信息、家电、服装、机械、汽车等领域,装备、航空航天等垂直行业和领域。
事实上,近年来,我国工业互联网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一系列促进我国工业互联网发展的文件,针对工业互联网的发展方向,包括地方层面的网络化、标准化、安全化等,我国31个省市出台了工业互联网专项文件,部分城市出台了自己的工业互联网政策。
12月23日,在北京召开的2020年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要依托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继续推进网络、平台、安全三大体系建设。实施“5g工业互联网”512工程。加快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制造业转型,继续推进车联网、工业互联网和人工智能创新应用试验区建设。
以广东省为例,广东近年来积极推进5g工业互联网的发展。在规划方面,省政府出台了广东省5g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以及互联网产业行动计划。”广东省通信管理局局长苏少林对此表示:“在政策方面,敦促省政府解决5g入网难、用电量大的问题都一样。内蒙古自治区作为我国丰富的资源,在工业互联网领域也有自己的特点。”内蒙古18种矿产资源储量居全国第一,其中煤矿产量占全国近四分之一。为整合相关部门资源,共同推动矿业发展,利用5g工业互联网,建立5g智能矿业联席会议系统,使矿业发展成为可能。”对此,内蒙古自治区交通管理局局长傅轩表示。据他介绍,除了联席会议的有关部门之外,还有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北航、内蒙古移动、联通、电信、铁塔公司等单位。”项目推进小组的目的是推进5g智能采矿应用试点项目。5g无人驾驶集成了人工智能、5g和边缘计算等最先进的技术,解决了包钢生产的痛点问题,促进了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付旋称。
此外,工业互联网的应用不断丰富,在各个领域加快实施,包括石油、钢铁等一些大行业。2018年,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了72个试点示范单位,覆盖15个行业。工业互联网的应用涉及到设计、生产、设备维护、企业运营管理等多个方面,在各个层面都有应用。工业互联网首先为连接提供了基础,具有不同的连接对象和连接范围,也刺激了许多应用。李海华在报告之中说,首先,以海尔为代表,通过联通用户进行大规模定制,物流企业智联为联通物流提供精准服务,九龙保险公司推广金融业相关服务。
青岛海尔工业智能研究院技术总监石恒表示,去年10月,海尔成立了5g联合应用实验室。在此基础之上,公司还搭建了基于大规模定制模式的智能5g应用测试平台,此外,海尔还与华为、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多家合作伙伴在工业企业进行了多次5g应用测试。截至目前,共测试了19个应用场景,并输出了家电制造业的无线应用。这些技术有望在工业企业之中迅速推广应用。
对于产业的下一步发展,苏少林认为,下一步5g工业互联网应从三个方面加强:一是加快建设,一是搞好5g网络建设,二是扩大应用,努力进行应用示范。三是确保安全。中国交通科学院信息技术与产业化集成研究所副所长刘默说2019年下半年,有很多传统工业领域,比如某个行业的系统集成商,比如石化、钢铁或电子行业。事实上,它们正在广泛地整合工业互联网的技术和应用,”在刘默看来,过去几年工业互联网的发展更多的是概念和技术的验证,以及在局部场景之下的试点。2020年以后,工业互联网将发生巨大的变化,即需要与工业的应用深度对接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