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宿迁工业园区成立于2006年,是省委、省政府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项目,是苏州、宿迁两市最重要的合作成果。园区立足于产城融合示范区建设,围绕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要求,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促进园区义务教育优质高质量发展。
绘就教育蓝图,筑牢发展根基
2016年,苏州宿迁共建的宿迁市苏州外国语学校投入使用,拉开了园区教育发展的序幕。园区党工委、管委会坚持教育是最大的民生,把教育发展摆在首要位置,围绕建设宿迁市中心城区教育高地目标,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增加教育供给,满足园区居民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2021年以来,园区投资6亿元,先后启动了宿迁市苏州外国语学校南北校区改扩建、宿迁市苏州外国语实验学校建设等基础教育建设工程,上述项目均纳入市委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为园区居民提供义务教育学位8000余个。这些教育民生工程,为园区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支撑。
强化队伍建设,夯实人才保障
园区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事业的重要基石,将教师队伍建设作为重要工作来抓,加强教育人才梯度及骨干教师培养。园区“博雅致远”教师团队获批“四有”好教师省级重点培育团队,47名教师获评正高级、副高级职称,6名教师先后入选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省“苏教名家”培养对象、省教学名师、市“千名拔尖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35名教师获评市学科带头人、市骨干教师,20名教师在江苏省优质课评比、基本功竞赛中获得一等奖,85人次在市级基本功、优课比赛中获得一等奖。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通知》《苏宿工业园区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开展“我身边的好教师”评选活动,发挥榜样的示范引领作用,增强教师职业荣誉感,鼓励园区广大教师按照“四有好老师”的标准,提振敢于担当作为的精气神,锻造从严从实从细的硬作风,在园区形成教师尽展其才、好老师不断涌现的良好局面。
改革办学模式,释放改革红利
进一步优化教育供给,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园区党工委管委会将教育教学改革和办学模式创新作为园区重大改革事项,出台了《苏宿工业园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 《苏宿工业园区义务教育集团化办学实施方案》等系列指导性文件,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明确园区义务教育改革的重点内容及推进计划,激发学校办学活力,发挥优质学校示范引领作用。园区义务教育学校按照“深度合作、共建共享、提质增效、优质互补”的发展目标,组建义务教育学校教育集团,通过党建引领、教师柔性流动、教育资源共享、文化生成融合等策略,充分调动教育集团自主办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学校主动发展的动力和活力,提升学校办学实效和品位,实现教育集团各校各具特色、协调发展,让园区居民享受高质量的义务教育资源,不断提升园区居民获得感。
深化南北合作,重构教育格局
充分依托南北合作优势,深化南北教育合作交流,与苏州工业园区签订《南北共建教育高质量发展合作协议》。截至目前,苏州工业园区已精选4批管理干部支援园区教育发展,为园区教育优质发展提供经验总结、理论创新。园区每年定期组织百名教师,前往苏州工业园区参加骨干教师素养提升研修班培训。园区深入借鉴苏州工业园区先进办学理念、成功管理模式、教学改革经验,在教育教学业务管理、教师队伍建设、学校特色打造等方面与对口帮扶学校开展了广泛的交流协作。义务教育发展特色逐步凸显,园区共有两个项目入选江苏省基础教育内涵建设项目。义务教育学校先后获评省文明校园、省首批智慧校园示范校、省绿色学校、省教师发展示范基地校、省STEAM教育项目试点学校、省心理健康教育特色校等荣誉称号。在7月22日至23日举行的第三届长三角体育节小篮球精英挑战赛中,园区学校篮球队(U8组)作为江苏代表队参赛,荣获总排名第二的优异成绩。2023年中考,园区学校总体成绩位列宿迁新兴学校前列,赢得了良好的声誉和口碑。